纳西古乐由《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组成(皇经音乐现已失传)。纳西古乐融入了道教法事音乐,儒教典礼音乐,甚至唐、宋、元朝的词、曲牌音乐,形成了它独特的灵韵,被誉为“音乐化石”。
纳西古乐有着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他们遵循以师带徒或父带子的方式,使古乐代代相传,并用工尺谱为媒介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教。师傅口唱工尺谱,一曲曲一句句地教,徒弟一曲曲、一句句地背。边背工尺谱边学习演奏一件乐器,然后逐渐实践,边学边奏,直至逐曲熟练。正是由于这种严格的传承方式,纳西古乐才得以流存至今。
纳西古乐会集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为一体,被誉为稀世“三宝”。古乐会演奏的乐曲历史悠久,古朴典雅,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而古乐会的成员中,有半数以上是年逾花甲的老艺人。乐队所用的古乐器有苏古笃、曲项琵琶、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还有竹笛、大提胡、中胡、小叫胡、三弦、五音云锣、中锣、小镲、铙、大钹、锣、板鼓、提手、木鱼、磬等等。
《白沙细乐》
《白沙细乐》起源:“元人遗音”、“创自民间”。
《白沙细乐》现存七个乐章,各个乐章音调联系密切,结构严谨,可单独演奏,也可连奏成一大型套曲,主要是在丧礼上演奏,表现了凄凉、怀念、悲痛的情感。 >>
《白沙细乐》是纳西族的一部大型古典丝竹乐曲,纳西语读“伯石细哩”,汉译为“别时谢礼”、“白沙细令”、“白沙细梨”,现一般称“白沙细乐”。
关于《白沙细乐》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元人遗音”,相传,在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入滇,经过丽江时,受到纳西族木天王的热情接待,忽必烈为答谢他的盛情,走时留下了一半的乐工及一些乐谱作为赠礼,而《白沙细乐》就是这支蒙古乐队流传下来的乐曲,直到现在,乐工仍保持当年的古老的打扮。
还有一说是“创自民间”,据《云南丛书.集六十三.一笑先生诗文选》记载:纳西族土官阿良当权之际,永宁普米人与纳西族发生了战争,普米人前来袭击,阿良沿途设下埋伏,普米人全军覆没。纳西人亦伤亡惨重,战争结束后,民间就创作了这些曲子以追掉死难将士,得以流传。
《白沙细乐》共有十个乐章,其中三章失传,现存七章:《笃》、《一封书》、《三思渠》、《美丽的白云》、《公主哭》、《赤脚舞》和《弓箭舞》。除《美丽的白云》是一支伴奏歌曲外,余者均为器乐曲。七章可作为独立的乐曲单独演奏,也可连续演奏,成为一大型套曲。
纳西族学者、大研古乐会会长宣科先生认为:《白沙细乐》和纳西族与普米族之间的战争有关,当时纳西族的公主嫁与普米王子,普米王子在此次战争中阵亡,故《公主哭》实为公主哭悼其夫;《三思渠》原名《崩尸三思渠》,译为汉文即是“普米人的血流成了三条河”,是描写战后惨况的乐章。《一封书》也与战争有关,《赤脚舞》和《弓箭舞》则是祭祀亡灵的舞蹈。
《白沙细乐》各个乐章音调联系密切,结构严谨,其中《笃》和《一封书》是整个套曲的核心,其它乐章由这两章的某些乐句融入新材料发展而成。全套乐曲丝丝入扣,起伏有致,别有一番风味。
《白沙细乐》主要是在丧礼上演奏,表现了凄凉、怀念、悲痛的情感。
《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因其主要用于谈演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洞经)而得名,自明朝开始流传,现仅在丽江遗存。
《洞经音乐》因其主要用于谈演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洞经)而得名,自明清以来即风行于中国各地文化阶层。丽江木氏土司在明清时期将洞经音乐引入当地,开始繁衍流传。19世纪后,西学东渐,洞经音乐在中原几成绝响,却在偏远的丽江流传了下来。
流行于丽江的洞经音乐,既具有古朴典雅的江南丝竹之风,又揉进了纳西族传统音乐的风格,形成了独具的韵律。现保留的曲目有《到春来》、《吉祥》等20余首,是十分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