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国韵文化教育中心近日了解到一个好消息:艺术生终于能正名了!根据教育部日前下达的新版本科专业目录,暂定增加艺术学类。多少年来,学表演、音乐、舞蹈艺术专业的学生大学本科毕业后,顶着的却是“文学学士”的帽子,所幸的是这很快将成为历史了,教育部拟在2012年首次设立“艺术学士”,今后学艺术的学生归类为“艺术学士”。
从无名份到地位明确,这折射了社会对艺术生的态度的悄然变化。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下,在湛江学艺术的学生发生了怎么样的转变呢?
动机:学艺术只是因为喜欢
一台钢琴三万多;一本专业书籍150元;一堂课一个小时80块,一周8节……学艺术并不是一笔小开支,黄爸爸给记者列了一张费用的清单,项项令记者咋舌,学费再加上其它的费用,“一个月起码都要花上1500元以上”;但是这样砸重本的投入,能否意味着家长希望孩子以后能念艺术呢?
其实不然,黄爸爸说,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让孩子接受艺术熏陶。以后的道路选择,他还是希望孩子能走一条普通的道路,而非走上专业学艺之路。
罗妈妈的女儿正在市十九小读小学一年级,平时一三五的晚上都会去学跳芭蕾舞。可是罗妈妈并不打算把这当成孩子以后的饭碗——“学芭蕾舞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大。现在没什么功课还可以应付。要是升到五年级,功课重了,就抽不出时间了。”芭蕾自然会让位于功课。
据赤坎区一家少儿培训机构透露,很多家长会给五六岁的小孩子报钢琴、舞蹈等培训班,他们开设的少儿艺术班几乎每期爆满。不光这家,“别家也一样,我们培训机构算是比较早成立的,看着少儿艺术培训机构在短短几年间数量迅速增加。”虽然一开始来接受艺术培训的小孩子很多,但能坚持下来的人却为数不多,大部分退出的原因是学业负担增重,“本来就是因为孩子有空才送过来,一旦时间紧了,就会选择放弃。”即便是这样,艺术的启蒙阶段业已完成。
数字显示,高考我市报考艺术类考生数量稳步上升。据市区某中学的高中部黄老师回忆,以前班上很少学生愿意当艺术类考生,一般都是家中比较有钱但是学业成绩跟不上的孩子报考艺术类专业。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完全改变了。根据市教育局公布的2010年高考数据,与2009年相比,2010年艺术体育类本科上线人数保持稳步增长,达1986人,占全省的1/5,其中美术的有1212人,这当中还没包含单招院校。
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人们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不再认为学艺术是特殊的第二选择。学生们选择艺术,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喜欢。很多文化科成绩不错的,都因兴趣走上了学艺术道路。例如,湛江市首届少儿钢琴大赛冠军陈敏华,在选择到美国专修钢琴之前,她的文化科成绩是班上的前几名。
就业:条条道路通罗马
以前艺术类专业的就业范围相对而言比较窄,曾因“高开支,难就业”而被戏称为烧钱专业。但是,这种情况不复存在了。现在艺术已逐渐走下高高的殿堂,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老百姓日常的享受。例如,在现今社会,公司要对外宣传自身的形象;单位要举办晚会,要有拿得出的节目;现代人住房子不光为了解决栖身之所而存在,还要讲究住进去的感觉,追求个人风格……总而言之,人对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艺术生的市场也就不断的扩大。
据湛江艺术学校校长韩晓宁介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该校的学生全都被分配到艺术行业。但是到现在,“新行业催生了不少新职位”,艺术生的眼光也转变了,就业范围不再局限在那几个艺术团体了而是渗入到各行各业。据港城内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透露,如今很少艺术生供职于纯粹的艺术团,而是融入到各行各业中,有的还尝试自主创业。而根据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在湛江学艺术的学生的出路日趋多元化。
类型一:逐步融入各行,供职于综合性单位
与过去相比,如今大部分艺术生的就业首选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团体,更多人选择普通的综合性单位里担任与艺术相关的职位。李木炎就是这样,他形容艺术生在团体当中“有独特位置”,其作用正如水果沙拉中的柠檬,不是最重要的,但若少了,就会缺一种味道。
李木炎2008年从广东海洋大学毕业,现在负责湛江某建设集团的对外宣传业务。说起他的工作,他笑着说:“现在与过去不同了。在现代商业社会,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越来越重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公司举办一台宣传晚会,起码要有拿得出手的节目吧,这时艺术生就派上用场了。这就是属于我们艺术生的舞台。”
坐在记者面前,李木炎一脸自信。但实际上,在小学阶段,李木炎一直是个躲在角落里的孩子。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笛子兴趣班,从此就迷得一发不可收拾。在艺术的熏陶下,他变得越来越自信。初三后,他考取了湛江艺术学校,“当时也没想到就业什么的,就是喜欢了就报考了。”2002年毕业后,他到中山市某管弦乐团当助教兼指挥。
但是这段时间并不长。由于在管弦乐团的发展空间不大,李木炎常想寻找更好的出路。后来,他发现了:以前他念初一刚接触笛子时,常被人说学艺术没出息;但是,如今一般的综合性公司都招艺术生,但是很侧重综合素质。
为求更好的发展,提升自身价值,李木炎做了一个让人跌破眼镜的决定:辞职,回湛江,复读,再考大学。那是一段非常艰苦的经历。李木炎在湛江艺术学校念的是中职,极少接触文化科,“我几乎是从头开始。”在那段时间里,李木炎每天早上6点就起来读书,晚上复习到12点。凭着这一鼓劲,李木炎考取了广东海洋大学的音乐系。
刚升上大三不久,他就意识到现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必须早作准备。他也曾犹豫过到底是到纯艺术团体工作,还是到一般综合性公司。他综合了自己的个性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等等各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了到综合性公司。为此,他提早准备,在大三时就到市区某公司工作。从实习到现在,他曾到过行政部,甚至也到过工程部当一线工人。但是转了一圈后,他还是回到了艺术团。
有人笑他这是浪费时间,但是李木炎却有自己的看法,“现在的艺术生不能光懂艺术,其他方面的素质更重要。在不同岗位的时候,我都学到不同的东西。现在重新回到艺术团,我有了不同的感受,这对日后工作的开展是很重要的。”
风华国韵的老师就目前文艺生就业问题普遍困难给出自己的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文艺知识过硬,找到好工作的几率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目前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注重的精神层面的东西逐步需求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和文艺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