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是一种集技巧、语言、审美、形象思维等多方面能力于一体的教学工作,教师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由于舞蹈属于形态的艺术,因此,形象思维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形象思维是指作家、艺术家在观察生活、吸取创作素材直至具体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又称艺术思维。在舞蹈艺术中,又称其为舞蹈思维。舞蹈教学需要进行各类的技巧练习,还要把这些技巧通过变形、编排、组合等,去表现某个主题。这些不同的训练需要有不同的形象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思维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形象思维在舞蹈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基础训练指的是舞蹈最基础的基本功训练。万事开头难,入门是学习中非常困难的阶段,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基础动作。教师可以把某些基础动作比喻成某种形象,加强学生的理解,解决初级阶段的学习问题。如某些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芭蕾舞蹈时,总是站姿解决不好,通常会出现不符合舞蹈站姿规范的一些动作。如果不加以解决,则会影响整体的协调与美感。
教师可以用一些非常生动有趣的形象来作比喻,用参照物的形象来使学生有深切的感受,就可以消除心理和肢体的紧张,能够迅速找到正确的状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多准备一些基础动作的形象,通过生动的比喻,使学生产生联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在经过了初级阶段的学习以后,就要开始较高难度的技术训练。这一类的技巧练习,不能单独作为文艺晚会的演出作品,是纯粹为了提高技术难度的训练。如大跳、点地翻身、平转、侧空翻、云门大卷、旋子等。
教师在教授这一类技术技巧时,形象思维的方式应有所变化,最好给每个比喻起一个恰当的名称。
如有的学生给平转起名为“陀螺”、给点地翻起名为“蜻蜓点水”等。这些学生把自己感受较深的事物运用到舞蹈训练中,效果会更好。当然,假如没有给作品起一个生动的名字,只要叙述清楚动作的内涵和要求,也可以让学习者自己展开形象思维,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基础训练时,教师应通过生动的比喻,把艰难枯燥的技巧练习在学生脑海中转化为生动的直观形象,因势利导,充分放飞学习者想象的翅膀,使其成为学习者技巧提高的有效手段。
二、形象思维在抒情主题类舞蹈教学中的运用这里所说的抒情类舞蹈,是指对某一主题或某一种情感进行表达与抒发的舞蹈。中国传统舞蹈中这类舞蹈很多,如《红绸舞》、《春江花月夜》、《荷花舞》、《爱莲说》、《雀之灵》等。它没有鲜明的故事结构,而是作者个人主观觉悟的艺术展现。因此其标题比较朦胧含蓄。
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便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
因此,舞蹈教学要重视这类舞蹈的训练。教师要充分引导学习者运用形象思维加强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对动作的主观感受。
抒情类舞蹈往往将生活中的某一感悟加以升华,会涉及生活中的多种事物。如花鸟鱼虫、琴棋书画、湖光山色、虎豹狼豺、水墨丹青、丰收五谷、人情世故、悲欢离合等。这类舞蹈学习的关键是深刻理解其文化内涵,运用形象思维方法是从文化内涵中提炼出艺术形象,与生活中的场景相结合,给予艺术升华。
因此在学习时,教师要予以正确的引导,准确地把握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舞剑、舞扇艺术熔为一炉,营造了清淡、雅致、高远的意境。虽然书法与绘画是纸上的艺术,但却通过舞蹈把这种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学习舞蹈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书法与绘画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到美术专业观看书法与绘画的创作,还可以让学生看一些武术中的舞剑与戏曲或秧歌中的扇舞。当学生按照舞蹈的要求飞腾挥洒之时,要想象着书法中的狂草书写、绘画中的精雕细琢。随着舞蹈中“转、甩、开、合、拧、圆、曲”等动作技巧的展开,还要想象武术中舞剑的潇洒,戏曲与秧歌表演中扇舞的美妙,让学生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意境之中,达到动作与意境的和谐统一。
由于抒情类舞蹈比较含蓄,理解与表达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而学生的人生经历较短,对舞蹈的理解与表达会存在肤浅与简单。教师应耐心辅导,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积蓄,用学生个人的理解去演绎舞蹈的风格,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还能表现出多种风格,适应观众对艺术多样性的需求。
三、形象思维在叙事性舞蹈教学中的运用我们通常把有故事情节的舞蹈称为叙事性舞蹈。叙事性舞蹈既包括小型的、有简单故事情节的舞蹈,也包括大型的、有复杂故事情节的舞蹈,如大型舞剧等。叙事性舞蹈在舞蹈作品中比较常见。从表象上看,叙事性舞蹈把需要表达的故事情节展示了出来,已经给人提供了形象思维的场景,不需要再借助形象思维的帮助。但是,舞蹈表演不同于电影、话剧那样直白,其叙事的方式都是用肢体语言来展示,道具服装又都十分写意,展现的空间有限,在情节进行中,还有专门抒发情感的段落,这些都会给表演者的理解与表现带来困难。因此,需要教师细致分析舞蹈的情节、动作、内涵,引导学习者展开想象,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
叙事性舞蹈有不同的意境也就有不同的比喻。如《生命通道》所表现的是抗震救灾的主题,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想象地震现场的混乱、抢险救灾的艰难,子弟兵抢救群众的迫切心情。教师通过对作品的形象思维的引导,使学生如亲身在舞蹈规定的场景中一样。这样训练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故事的思想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形象思维在舞蹈教学中的综合运用以上介绍的形象思维方法在舞蹈教学中常常不是以单一的方式出现,而是要学会综合运用的方法。
尤其进入成品舞训练以后,多数舞蹈作品本身并不是单纯的抒情或叙事,而是多以抒情为主、叙事为辅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仔细分析舞蹈的前后关系,把握整体形象的完整,把握好作品的主题,让表演的动作、内心的表白变成为个人情感的流露。使形象思维为艺术主题服务。运用形象思维的关键因素是表演者需要对生活有深刻的感悟,需要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表演中调动生活积累,将自己与舞蹈中的情景融为一体。形象思维只是作品与表演的中介,如果只是生搬硬套形象思维,没有真实情感的流露,形象思维便失去了原本的意义。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不同,形象思维的能力不同,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抓住“抒情为主”这个核心,综合运用,提高形象思维的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形象思维在舞蹈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发展和实践也表明,单纯的抽象思维,不足以使人领悟大自然的底蕴,而想象却能给人类思维插上腾飞的双翅。我们在舞蹈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手段,加强对形象思维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的舞蹈艺术事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