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民族声乐的过程中,要注意“混合声”、咬字与吐词的练习。
"混合声"是真声和假声的混合,既有真声的结实、明亮和力度,又有假声的柔和、圆润、通畅和高位置,容易得到头腔共鸣。它既非真又非假,而是两者有机的混合,"混合声"也可以说就是''具有真声色彩的假声"或"具有假声位置的真声",也可以说是"把真声的色彩唱到假声的位置上面去,通过好的气息支持,就可以发出有特色的混合声"。在演唱中,由于"混合声"具有真声色彩,就更接近我们民族的语言,容易吐字清晰。它没有明显的换声痕迹, 声音容易上、下贯通,只是真假声的比例成分自然地变化,所以,它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
在唱高音时,假声成分相对增多,真声色彩相对减少,所以,就不存在高音困难的问题。唱低音时,要做到在假声的高位置上去唱,真声成分增多一些,气息必须相应放松地吸下来给予配合,否则低音会因气高顶住或僵住,造成声音下不来。中声区的混合声训练最为重要,首先要打好这个基础,再逐渐向上、向下扩展音域,使其通畅,达到比较统一的整体歌唱。以上谈到的"混合声"在我国传统戏剧、曲艺和民歌中也有这种运用,只是它们本身剧种风格特点和语言的区别,在使用真假声的比例方面而有不同,运用方法有所区别。
传统唱法对吐字是很讲究的,而且总结了许多经验。戏剧、曲艺在吐字、咬字的训练上,都有一套好的训练方法,如"五呼"、"四声"、"十三辙''等,这些都应该好好地学习和研究。语言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如果字都唱不清,连中国人都听不懂,又如何去体现内容,去感染观众呢?
在总结、继承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吐字方法的基础上,如何把它运用到歌唱中去,这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来决定。训练民族声乐学生,在歌唱的程序方面,首先要解决字的统一性问题,每一个字要建立在共同的良好的发声方法上来体现字的个性和特点,它必须在音乐旋律流动的进行中转换每一个字,这些字在统一的声音线条上保持连贯而又具有它本身的色彩,从而也就保证了在旋律进行过程中语言的清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严格的声音基本功训练,并使每一个字都能统一起来,然后才能考虑字的个性问题,尤其对初学的学生,还没有建立基本的科学唱法之前,在开始阶段如果过分去强调吐字,― 个字、一个字地分析得很细、很透彻,就会直接影响歌唱基本方法的建立,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无所适从,破坏了歌唱的旋律性。所以,先用良好的唱法来统一每个字,之后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条件和具体惰况来逐渐去体现字的个1生和色彩,使得咬字不会影响发声状态。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训练上,要解决每个字共性的统一,共性就是正确的发声状态,当正确的歌唱方法比较巩固之后,才可以逐渐突显出字本身的个性。
在歌唱进行中,字的转换动作要小而简单,嘴巴尽可能减少多余的动作或僵硬的状态,真正地做到口腔咬而不紧,嘴巴放松,开、齐、撮、合自如,而又不影响声音的正常进行。这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步骤,并不是不重视吐字归韵,而是先后程序的问题。事实上,每个字的发出是存在它不同的特点和色彩的,发声的位X和部位也是各异的,但在具体教法上必须更多地强调它们在方法上的统一,才能真正体现出歌唱中的字的个性来。教师应该要求在统一的呼吸、共鸣、位置以及喉咙状态下来保证字本身的清晰。当掌握了比较巩固的基本唱法之后,再突出和夸张每个字的特点和色彩,得出的效果是稳定的科学方法上的统一。同时,对那些具有浓郁风格和独特演唱方法的民族歌手,应当尊重、保护,发展其特殊的唱法和技巧,如藏族歌手演唱中运用一定的喉音色彩来润色的装饰音,傣族歌手常带有鼻音,蒙古族歌手唱长调时那种马头琴似的装饰音,朝鲜族民歌手的颤音等等,都应保留。但是,无论咬字、吐词上怎样夸张,在演唱方法上如何运用特殊的技法,都应当建立在正常的发声状态基础之上,只是语言风格和个别提法不同而产生在共性上的个性罢了。
建立''混合声"和咬字、吐词的训练,是民族声乐唱法最重要的工作。这与前面曾谈到的基本声音训练方法是一致的,只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运用。在母音练习中可采用“i” “ei”母音带其他母音练习、小哼唱练习、歌唱的"微笑"状态、"假声"位置和"支点"、"喉下换字"的办法等等,都是容易帮助学生找到1'混合声"和便于咬字的启发式教学手段。它不仅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还能保证字不变形,可以更清楚自如地表达作品的内容。"学时一大片,用时一条线",这句活充分说明了在广泛学习和提高修养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运用上把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体现出来,那么就能达到高超的水平和高深的艺术境地。培养民族声乐歌唱者,不仅为中国听众所喜闻乐见,也会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实践证明,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我们有理由相信,为世界四分之一人口所喜闻乐见的中国民族声乐,对整个世界声乐艺术来说,也一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有这样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