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出介绍:
二、艺术家介绍:
张维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竹笛学会会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中国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2011年荣获北京”教学名师“称号;2010年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荣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民族器乐教学团队”带头人称号;2010年荣获文化部全国器乐作品创作比赛《花泣》优秀奖;2003年创作的《竹梦》音乐获全国舞蹈大赛音乐创作一等奖;2002年古筝与电子音乐《沧浪秋吟》获中央电视台“新光奖”一等奖;2002年荣获北京市“德艺双馨”奖;2001年舞蹈《缘》获俄罗斯世界舞蹈比赛金奖(担任音乐创作);2000年舞蹈《庭院深深》获中国电视舞蹈比赛一等奖(担任音乐创作);《箫的世界》荣获中国唱片金唱片奖;笛子独奏曲《南韵》获全国第六届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三等奖;1987年参加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获一等;1982年全国民族器乐比赛(笛子组)第一名;2008年担任29届奥运会开幕式音乐创作。
发表专著:《竹笛艺术研究》《竹笛教程——五声音阶训练》《竹笛教程——圆滑音训练》《笛子演奏》《法箫演奏法》《箫曲集》《笛箫与筝曲谱20首》《二十世纪笛子名曲集》《笛子考级教材》。
张维良曾先后出访香港、菲律宾、奥地利、法国、英国、荷兰、德国、丹麦、日本、塞内加尔、毛里求斯、印度尼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地区演出和讲学,以及多次参加国内的重大演出,均获成功。在教学中,将自己的体会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培养的学生有9名先后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上获奖。多次出版丛书和发表论文,均得到有关专家高度评价。被评为中国'98突出贡献专家
三、主创团队:
音乐总监/主奏/讲解:张维良
指挥:胡彪
胡彪,青年指挥家,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師,中国竹笛乐团首席指挥,华夏国乐团助理指挥,湖北交响乐团客席指挥。
200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俞峰教授。2007年以优异成绩被录取為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指挥多場新作品音乐会,包括室內乐重奏,民乐合奏等多种形式。2003年担任法国贝桑松国际青年指挥大赛北京赛区的钢琴伴奏,同年担任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指挥排练并演出。2005年应邀赴河南省歌剧舞剧院交响乐队排练演出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获得成功。
近年來曾与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星光舞台》节目合作,指挥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与中国爱乐乐团首席单簧管演奏家樊巍合作、甘肃省敦煌艺术剧院管弦乐团、担任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合唱指导及指挥、2008年受邀担任大型原创史诗歌剧《孔子》的艺术指导及指挥,与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北京歌舞剧院合作,於11月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成功中国首演。2009年8月,担任“2009年德中同行-走进湖北”文化交流的开幕式音乐会中方指挥,成功演出了谭盾的大型交响作品《天地人》。
演奏:中国竹笛乐团
中国竹笛乐团隶属于中国音乐学院笛箫艺术研究中心,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竹笛艺术表演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竹笛创作和表演水平。
中国竹笛乐团,是为从事竹笛乐器的表演、创作以及理论研究的实践基地。我们尤其鼓励优秀的年轻演奏家,能够在竹笛器乐创作和表演领域不断创新、提升才能。
在这个平台上,具有不同风格、流派特征的竹笛演奏家,都可以展示才艺、彰显其观念;具有不同风格的作曲家,在竹笛创作领域中,利用这个平台,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我们欢迎不论是从事理论的、还是表演的优秀音乐家,都能以其研究成果支持竹笛乐团的实践,不断总结、探索竹笛艺术发发展的经验、规律,以及不同风格、流派的特点,以此促进竹笛与更广泛的国内外音乐家进行交流。
中国竹笛乐团以前瞻的眼光,立足当代,谋求发展。意在不断拓宽竹笛器乐的创作、表现空间,从东方美学的角度,对创作、表演的风格特色进行合理的审视,同时提炼和归纳器乐演奏和技能训练的经验,使竹笛器乐的发展不断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新的时代探寻竹笛器乐合奏形式的多种可能性。
中国竹笛乐团曾出访英国伦敦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厅、韩国国际管乐节、香港大会堂、中国北京国家大剧院、广州星海音乐厅等重要场所举办专场音乐会,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四、演出花絮:
张维良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出
张维良和华夏民族乐团音乐会巡演中
五、曲目介绍:
上场:1、乐春 曲:张维良笛子独奏:陈昀颖伴奏:马克
2、山村小景 曲:刘森笛子独奏:关婷伴奏:马克
3、咏春 曲:张维良笛子独奏:韩昔豫伴奏:马克
4、深秋叙 曲:穆祥来笛子独奏:张健伴奏:马克
5、秋江夜柏 箫独奏:张维良
6、花泣曲:张维良笛子独奏:张维良伴奏:马克
下场:7、土风三首曲:张维良演奏:中国竹笛乐团指挥:胡彪
8、宝岛三景曲:崔权演奏:中国竹笛乐团指挥:胡彪
六、曲目简介:
1、《乐春》乐曲采用东北秧歌曲调创作而成,音乐以笛子独奏与乐队结合的形式,情绪热烈而欢快,表现北方劳动人民重大节日的欢乐气氛。
2、《山村小景》是刘森风格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不仅仅因为该曲的“气、指、唇、舌”的运用都具有刘森的独创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体现出作者刘森先生“音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的创作理念。
3、《咏春》此曲由于2007年创作而成,描绘了冬去春来、绿连群山、溪水潺潺的春意盎然的画面。全曲旋律流畅轻盈,在转调间和连续快速双吐及循环换气等技巧中诠释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由衷喜爱和赞美之情。
4、《深秋叙》乐曲表现了秋风瑟瑟、黄花满地的凄凉景色,勾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
5、《秋江夜柏》乐曲最早见于1614年,传说是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之意所作。
6、《花泣》乐曲是以苏州评弹“丽调”中的唱段“黛玉葬花”为创作素材,借鉴琴韵、散板、紧打慢唱等手法,细腻生动地刻画出黛玉感叹花落人去的心境。
7、《土风三首》(1)古歌 回忆遥远,宁静中衍生着万物,音乐进入中段,音调出现,若隐若现。最后以陕西民歌《三十里铺》的曲调结束,古老荒原上的呼啸,将追忆带到当场。
(2)秧歌生活带来艺术,艺术提升生活,豪放、风趣、真挚的人们,将劳作的快乐创造成想象,以山西民歌《看秧歌》为素材,用竹笛乐器奏出民间的气韵。
(3)情歌民族皆以音乐表达情感,西南的民族活泼、爽朗、能歌善舞。在郁郁葱葱美丽的山川之间,带起节奏的律动,少男少女的相爱,随歌唱而传递。
8、《宝岛三景》以三首小曲组成,分别为:(1)阿里山;(2)日月潭;(3)壹零壹,用三首台湾当地民谣作为创作素材,融入了作者的所见所想所感。三首小曲分别表现了人们对欢乐、祥和与希望的追求。